近日百布堂帶著眾多非遺項目走進社區,走進校園,開展系列端午節主題活動,用多種方式營造出文化味濃郁的節日氛圍。讓社區居民和學生們通過包粽子、繡香包、做盤扣、蠟染等活動,感受到非遺文化與傳統佳節的魅力,為人們帶來沉浸式的佳節體驗。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蘇軾筆下的古時民俗如今依然保留著。折粽葉、舀米、包粽子、扎繩……鐵機社區居委會熱鬧非凡,百布堂非遺傳承老師、社區居民聚在一起包粽子。百布堂非遺傳承老師早早就將洗好的粽葉、糯米、紅豆、棉繩擺放整齊,和居民們分組配合,捋粽葉、做漏斗、填糯米、壓緊實、封口、扎捆,個個巧手翻飛,三角形、牛角形、長條形等一只只各式各樣的漂亮粽子很快成型,一會兒工夫,成堆的粽子便呈現在眼前,粽香四溢。
盤扣子制作培訓,大家在百布堂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如何制作精美的盤扣子。他們用手捏著細線,一絲不茍地編織著,每一顆扣子都蘊含著他們的努力和汗水。

在洪山區梨園街道東湖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在百布堂非遺文創科普基地,絲絲棉線在非遺傳承人指尖穿梭,似小碗形狀的香囊有了雛形,內置香料,掛上細繩,厚重心意在手作小物件里化作悠遠艾草香,用氣味喚起回憶,散發著非遺魅力。
??在洪山六小,孩子們在課堂上體驗著蠟染的快樂。在百布堂非遺傳承老師的幫助下,孩子們一筆一劃的用畫蠟在棉布上繪制出自己對端午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