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國慶70周年到來之際,“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的歌聲在大街小巷響起,無論聽到《歌唱祖國》的旋律或歌聲,廣大百布堂人都為祖國的今天感到無比的自豪。百布堂家人們表示:“一個企業只有心系祖國,情系大眾,才能使企業在發展中始終保持高度的人文情懷,使企業經營發展與社會發展、環境保護和人文關懷同步成長。這樣才能蓄積更多人氣和發展動能,未來發展的路才會越走越寬。”?
企業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企業的家,企業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只有國家好,民族好,企業好,大家才會好。百布堂的發展始終與國家的發展同行同步,借助國家發展的東風,百布堂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這些成績都是給建國70周年的獻禮。
家紡這個行業就是國家繁榮富強的碩果,沒有經濟發展,我們還在鋪鋪蓋蓋、遮遮掩掩、洗洗涮涮過日子。如果沒有國家經濟建設的騰飛,沒有人們富裕后追求時尚、個性、健康等多功能的消費風格,就沒有百布堂老布新做的細分市場。?
公司自2005年以來,一直堅持“老布新做”的研發理念,在繼承中國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加強與各大專院校以及科研機構的合作,大膽創新,與時俱進,改進老布的色調單一,結合都市現代的審美觀點,并有效組織民間合作組織、研發、生產出一系列美觀、耐用的家居生活用品,100多家店鋪,遍布全國,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和媒體的關注并遠銷海外。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指出,中華文明延續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百布堂創始人通過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遺產保護重要講話精神后,在發展企業的同時,加大對棗陽粗布制作技藝的傳承和保護,2016年,棗陽粗布制作技藝獲得省級費物質文化遺產匾牌,同時百布堂創始人劉大友、張其華成為傳承人,同年,在棗陽漢城建立第一個百布堂“棗陽粗布制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遺產傳承基地。?

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講,很多優秀民營企業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回報社會、回饋人民。這不但是對廣大民營企業的肯定,也是一種激勵。百布堂人也是這樣做的,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紡有限公司成立以來,在董事長劉大友和總經理的張其華的愛心、責任心的驅使下,百布堂投入公益慈善事業,回饋社會,投入資金幾百萬元,物質不計其數,惠及抗洪救災、殘疾人、孤寡老人、貧困大學生、學校等。
?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役。百布堂人也積極響應,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發揮民間特色手工產業在助力婦女脫貧、吸納婦女就業、促進婦女創業中的積極作用,激勵廣大婦女釋放創業熱情、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2019年中國婦女手工創業創新大賽獲獎者、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紡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其華女士率先行動起來,在全省開展棗陽粗布制作技藝紡織培訓活動,目的是組織建立100個農村、社區合作社,向農村、社區發放手工織布機1000臺,解決1000名留守婦女就業問題,為更多家庭增加收入來源。率先在棗陽與當地婦聯合作,開展棗陽粗布制作技藝紡織培訓活動。
?
新時期新目標,百布堂人要改革調整再出發,新時代屬于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只要我們與國家發展同步,與祖國同行,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展望未來,百布堂人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全體百布堂家人們的共同奮斗下,我們的行業愿景一定能實現,我們一定能做出更大的貢獻,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