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古人,后有來者,中小學生踴躍體驗紡線技藝。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的祖先智慧的結晶,它直觀地反映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創意創新的重要過程,具有歷史的、社會的、科技的、經濟的和審美的價值,是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物證,同時也是當代文化創意創新的源泉,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過程來說,人的傳承就顯得尤為重要。保護、傳承、發展非遺文化應該從中小學生抓起。
2019年10月5日,在湖北襄陽的千年古剎鹿門寺景區的孟浩然故居,襄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組織全市非遺文化傳承項目與廣大中小學生見面,讓同學們有機會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本次活動受到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的關注和重視,CCTV少兒頻道的《創意無極限-第二屆全國中小學生創意大賽》拍攝劇組全程對中小學生們與非遺文化傳承項目零距離接觸進行了拍攝。

非遺保護要“見人見物見生活”。在湖北省級非遺文化傳承項目---棗陽粗布制作技藝展位前,傳承人劉海倫和劉倩給創意大賽的小選手們講解了棗陽粗布的歷史,紡線、織布、植物染料染色等工序技藝,并用棗陽粗布慣用的單錠紡車現場演示了紡棉線。小選手們興趣盎然,紛紛要求親自體驗,把整個拍攝現場推到一個新的高潮。小朋友們在活動中了解了非遺、感受了非遺,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非遺的種子,我們的傳統文化和傳統技藝真正得到了延續。

傳承人還跟大家分享了百布堂這幾年在棗陽粗布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取得的優秀成果,現場展示的部分棗陽粗布文創產品也受到了小朋友們熱烈的追捧。用傳承的精神、發展的眼光、創新的思維去保護、傳承與發展非遺文化,是我們傳承人想要傳遞給小朋友們的思想。
最后傳承人劉海倫給每位小選手贈送了棗陽粗布文創布老虎,學生們依依不舍的與傳承人及百布堂文創產品合影留念。棗陽粗布制作技藝傳承人及百布堂手工家紡預祝小選手們在“第二屆全國中小學生創意大賽”中取得好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