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下2019年日歷的最后一頁,就是2020年的新年!
回望2019年,百布堂一直在堅守,堅守非遺文化的傳承。
2019年元月份,武漢地鐵電視正式循環播放《武漢檔案.棗陽粗布》。
?
2019年5月16日,百布堂參加第十五屆深圳文博會,向世界推介棗陽粗布非遺文化,百布堂的粗布作品獲得銀獎。
?
2019年,隨著百布堂創始人、總經理張其華女士獲得由中國婦聯舉辦的“2019中國婦女手工創業創新大賽”“優秀獎”,
?
百布堂拉開了在全省開展棗陽粗布制作技藝紡織培訓活動,目的是組織建立100個農村、社區合作社,向農村、社區發放手工織布機1000臺,解決1000名留守婦女就業問題,為更多家庭增加收入來源。
?
2019年9月20日,百布堂受邀參加首屆荊楚鄉村文化旅游節,百布堂非遺文創產品,引起各級領導和廣大參會廠商與游客的極大興趣,很多人在百布堂展臺前流連忘返,競相搶購和定購,這再一次給百布堂人樹立信心,百布堂人將繼續自信地堅持走非遺文化產業之路。
?
2019年,適逢建國70周年盛世和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在武漢召開,百布堂90多歲的棗陽老粗布制作技藝傳承人王義林老人,歷時兩年,在幾代傳承人的合作下,用100%的棉的棗陽老粗布制作了桌旗:70.不忘初心。作品一共1949針,代表1949年建國;圖案采用“補丁”工藝,花型“70”。
?
作品寓意:建國70周年,祖國雖然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了,但我們不能忘記老一輩英雄兒女的艱苦奮斗精神,要不忘初心,居安思危,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早日實現中國夢!這桌旗是獻給祖國母親的,同時也是獻給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的禮物,向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展示中國非遺文化和非遺傳承人的技藝和風采。同時百布堂還是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特許商品零售商,百布堂人為軍運會在武漢召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圍繞傳統棉紡織技藝保護與發展,2019年10月22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和武漢紡織大學、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紡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手紡手織、薪火相承——傳統棉紡織技藝保護與發展路徑探索”學術研討會在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會議室召開,此次研討會邀請了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以及棉紡織技藝傳承人等各路專家多視角交流、共同探討傳統棉紡織技藝保護與發展路徑。
?
2019年10月22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和武漢紡織大學聯合推出的“新織楚裳”非遺服飾秀在景山公園泰皇殿精彩亮相。本次展演的“新織楚裳”系列服裝共42套,其中女裝31套,男裝1套,童裝10套,由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紡有限公司給予棗陽粗布面料和資金支持,武漢紡織大學非遺中心團隊設計。系列服飾植根傳統紡織技藝,抽離深挖楚地紡織服飾文化精髓,融入了湖北棗陽粗布傳統紡織技藝。為傳統紡織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提供發展思路,也是為新中國70周年生日獻上一份賀禮。
?
2019年末,湖北電視綜合頻道承辦的高端電視訪談節目《大寫湖北人》,對百布堂創始人、非遺傳承人劉大友董事長進行了專訪。
這一系列的堅守,是一個企業和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這一系列的堅守,是一個企業家對生活的熱愛,這一系列的堅守,是一個企業家勇于擔當的情懷,這一系列的堅守,使百布堂扛起了傳承棗陽粗布制作技術非遺項目的重任,讓棗陽粗布工藝重獲新生,更是為非遺傳承的難題找到一條完美的解題思路。
?
展望2020年,百布堂將在堅守中再出發,加大非遺傳承的力度和廣度,進一步強化文化與企業并行發展,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結合,用工匠精神去擦亮百布堂這個手工家紡中的靚麗名片。
風拂綠柳,金鼠跳青松!
時光荏苒,2020年的鐘聲即將敲響;即將過去的一年,是值得我們銘記和感恩的一年,在各級政府的領導和關懷下,在各界朋友的幫助和支持下,在公司全體員工的辛勤付出和努力拼搏下,我們迎接了挑戰,戰勝了困難,我們初心依舊在,我們永遠心懷夢想,我們繼續心懷赤誠,闊步走進2020年。
百布堂從此刻,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