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洪山區人大常委會黨組織書記、主任嚴湘桃帶隊赴非遺文創企業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紡有限公司(下稱百布堂)走訪,調研校企合作工作。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再強,教工委主任陳建琴、代工委主任梁習成,區科經局、區文旅局和獅子山街道有關負責人,部分區人大代表參加調研。

調研組一行在區人大代表、企業負責人張其華帶領下參觀百布堂非遺展廳,詳細了解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棗陽粗布制作技藝”的制作原料、加工工藝、文創產品及產業發展現狀。


在隨后的座談會上,調研組一行認真聽取百布堂企業發展情況及其與湖北工業大學、武漢紡織大學、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的校企合作工作開展情況。針對百布堂企業的發展訴求,參會人員圍繞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建言獻策,商議形成高校資源清單對接企業需求清單,切實用好人大代表智力和技術資源破解企業科技發展難題,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助推科技成果有效轉化。


張再強表示,要做實人大代表履職工作,走進人大代表和代表企業,立足實際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開辟校企合作新路徑;要做細校企合作工作,以問題為導向,結合各高校不同資源優勢,一對一深化解決企業的各類發展需求;要做精企業品牌差異化建設,繼承傳統文化精髓,深挖掘、出精品,真正助推企業走出去、強起來。

嚴湘桃指出,百布堂產學研校企合作模式走在全區前列,無論是在原材料研發上與省農科院的合作,還是在產品設計加工上與武漢紡織大學及湖北工業大學的合作都極具代表性,要在全區樹立典型,加強推介,形成示范效應,在宣傳洪山區良好營商環境的同時,吸引更多企業參與到校企合作中來。
嚴湘桃強調,助推校企合作,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題,是高校及企業人大代表履職盡責的重要方式,要充分用好洪山高校科研團隊資源,及時對接企業發展需求,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搭建,實現企業“出題”、高校“答題”的精準合作,完成科技成果的就地轉化。對于非遺文創企業文化傳承的市場化發展,生產性的保護才是最大的保護,企業要做到“老樹煥發新枝”,需要勇于在技術工藝及產品經營與營銷方面加強創新,積極適應現代化消費需求潮流,同時結合現代化生產經營理念,以市場為導向調整產業定位及發展路徑。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