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
政策指出,2022年發揮好支持普惠小微的市場化工具引導作用,對地方法人銀行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增量的1%提供激勵資金,用好4000億元再貸款滾動額度,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困難行業特別是服務業領域的傾斜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對符合續貸條件的服務業市場主體按正常續貸業務辦理,不得盲目惜貸、抽貸、斷貸、壓貸,保持合理流動性。
湖北百布堂家紡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其華,就該政策接受中國文化報及文旅中國的采訪。以下為張其華女士的采訪發言。
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紡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其華:
圍繞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棗陽粗布制作技藝,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紡有限公司推出了很多床上用品、服裝和文創工藝品,手工家紡實體店比較多。疫情期間,很多實體店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資金鏈比較緊張。與此同時,實體店的業務渠道也從品牌連鎖專賣轉向品牌供應鏈模式,開拓新渠道建設急需很多資金投入。
我看到了以建行為首的很多銀行都在推動貸款利率下調、銀行賬戶服務收費降低等政策,這讓百布堂享受到了真正的實惠。通過利率下調,我感受到企業的生產成本在降低,壓力在減輕。雖然在疫情沖擊下面臨著很多困難,但我們還是及時站出來,向武漢方艙醫院捐贈了100多萬元的物資,踐行了文化企業的社會責任。
目前,百布堂正向科技創新方向發展,全力打造“百布堂品牌+非遺+科技+互聯網+農業+”,與科研機構攜手合作推動科技成果在企業轉化運用,用科技的力量助力非遺傳承,弘揚傳統技藝。像我們打造的可市場化的非遺文化產業項目,需要大量的資金來做支撐,往前推動。我希望對于非遺企業,政府能再出臺一些具體資金支持政策,定向幫扶。比如由政府支持和擔保,設立專項產業資金去支持非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相對于減稅政策,專項產業資金更有針對性、力度更大、效果更好。
張其華,“百布堂”品牌創始人、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紡有限公司總經理、“棗陽粗布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湖北武漢市洪山區第十六屆人大代表、洪山區工商聯執委、湖北省文化產業商會副會長、洪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副會長、洪山區婦女代表等。
作為企業代表,張其華總經理一直堅持履行職責,以自身企業轉型重新找到自己的賽道為例,給予更多相似企業鼓勵,希望通過共同發聲,幫助到有需要的企業和個人。
正所謂,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文章部分內容來自?文旅中國)